寒潮來襲,12條防寒措施保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影響持續(xù),中央氣象臺11月28日18時繼續(xù)發(fā)布寒潮橙色預警,此次寒潮天氣過程中,強降溫和大風災害將對設施農(nóng)業(yè)產(chǎn)生帶來不同程度影響。12條防寒防凍措施,覆蓋蔬菜、花卉、小麥、漁業(yè)、畜禽等多個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保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 11月28日20時—12月1日8時全國大風降溫預報圖(來源:中國天氣網(wǎng))

△ 11月28日20時—12月1日8時全國最低氣溫預報圖(來源:中國天氣網(wǎng))
一、農(nóng)事建議
1.棚膜加固。此次寒潮過程風力較大,大棚設施要注意拉好壓膜繩,做好加固。
2.清溝降濕。此次過程降水明顯,低洼地塊要注意進行溝渠清理,降低田間濕度,防止田間積水造成漬害;大棚內(nèi)全畦覆蓋地膜,溝內(nèi)鋪干稻草,利用白天降水間隙通風,降低棚內(nèi)濕度。
3.防寒保暖。本次過程降溫幅度大,最低氣溫較低,設施蔬菜要注意保暖防寒,及時檢查棚膜破漏情況,氣溫可能降到5℃以下的區(qū)域,宜采取多層覆蓋保溫等措施,必要時采取補光燈應急增溫補光;露地蔬菜可采取培土、束腰捆扎、浮面覆蓋遮陽網(wǎng)、稻草等防凍。果樹等由于今年夏秋季干旱造成樹體衰弱,抗凍能力下降,應及時做好防凍保暖措施。
4.加強管理。做好蔬菜整枝、打葉、吊蔓、施肥、采收等工作,寒潮來臨前噴施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提高植株抗寒力;柑橘樹在采摘后要立即施采后肥,補充營養(yǎng),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山區(qū)尤其是高山的可收蔬菜及時采收,避免低溫造成凍害。
二、農(nóng)業(yè)防寒防凍害措施
1.小麥。冬季連陰雨會影響小麥播種進度,造成爛根爛種、苗小葉黃、生長不均勻等。
一是選擇耐抗品種,提倡免耕種麥。選擇抗病性強、耐漬抗凍的小麥品種。在平原稻茬麥區(qū),提倡免耕種麥(稻板麥),以保留前茬土壤孔隙體系,上下相通,排水暢通,提高抗旱防漬效果。
二是開好溝系,及時清淤疏通。播種后,開好麥田畦溝、腰溝、圍溝等一套溝系,做到一方麥田、兩頭出水、三溝配套、溝溝相通,降低地下水位,使雨水快速滲流,杜絕無溝種麥。對長期失修的深溝支渠要清淤疏通,做到排水暢通。
三是加強災后管理,補肥防病。災后早施巧施苗肥,促進麥苗恢復生長。加強病害防控,災后及時噴藥。此外,還可噴施植物抗逆增產(chǎn)劑等增加小麥植株抗逆性。
2.油菜。
一是優(yōu)選品種,巧施臘肥。油菜品種抗寒性差異大,選擇抗寒性強、生育期中晚熟的品種。重視肥料管理,增施有機肥,搭配磷鉀肥,增強油菜抗凍能力。
二是清溝降漬,控水保溫。低溫來臨前,及時清溝,清除漬水,減少土壤含水量,以提高地溫。若土壤處于干旱條件下,可在凍前灌水,縮小低溫驟降引起的晝夜溫差;也可采取葉面撒施草木灰或碎秸稈等措施。
三是及時摘薹,施肥促分枝。冬前氣溫偏高會導致油菜提前抽薹,對于生長旺盛且起薹的油菜,選擇晴天及時摘薹,并追施尿素,促進分枝發(fā)育。
四是重視災后管理,促進恢復生長。選擇晴好天氣及時摘除凍葉和凍薹。受凍油菜,可視受凍情況,在晴天噴施葉面肥緩解癥狀。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培土,補施追肥,加強病蟲害防控,促進油菜恢復生長。
3.蔬菜。
一是清溝降濕。利用晴好天氣對露地和設施蔬菜田間進行溝渠清理,降低田間濕度,防止田間積水造成漬害;大棚內(nèi)全畦覆蓋地膜,溝內(nèi)鋪干稻草,降低棚內(nèi)濕度。
二是防寒保暖。注意設施蔬菜保溫,檢查棚膜破漏情況,早晚適時閉棚,溫度高時適當揭膜通風,調(diào)節(jié)棚內(nèi)溫濕度,增加光照。氣溫降到5℃下,采取多層覆蓋保溫等措施,必要時采取補光燈應急增溫補光,尤其是蔬菜育苗床要保溫補光到位。露地蔬菜可采取培土、束腰捆扎、浮面覆蓋遮陽網(wǎng)、稻草等防凍。
三是加強管理。做好蔬菜整枝、打葉、吊蔓、施肥、采收等工作,寒潮來臨前噴施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提高植株抗寒力。冷空氣過后根據(jù)茬口安排,適時播種培育壯苗,適期移栽促成活,合理用藥防病蟲,并注意藥物使用安全間隔期。
四是災后管理。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后,及時采取通風見光降濕、噴藥防病、凍傷病株清理等措施,嚴格控制澆水,驟晴天氣注意及時回簾,防止植株秧苗凋萎死亡。
4.果樹。
一是灌水保溫,熏煙增溫。在寒潮來臨前樹盤灌水保濕,樹冠噴水增濕或噴布抑蒸保溫劑減少水分蒸發(fā)。有霜凍的傍晚,在果園四周用柴禾、枯枝落葉、雜草、鋸木屑等進行熏煙增溫,每畝約3-5堆。
二是做好樹體保護。采用石灰水涂白枝干、稻草包裹樹干、培土覆蓋根頸和遮陽網(wǎng)覆蓋樹冠等方法,防止果樹樹體受凍,尤其要注意對幼年樹的保護。
三是做好設施防凍工作。檢查大棚葡萄、大棚梨、柑橘延后栽培的大棚設施,及時修復破損棚架和覆膜,加固和綁縛大棚,防止因覆膜破損或被風吹開而受凍。棚內(nèi)溫度過低時,采用人工加溫。
5.茶葉。冬季茶葉處于休眠期,一般低溫陰雨對茶葉影響有限,但若遭遇風凍或極端低溫,會影響茶樹過冬和來年春茶生產(chǎn)。根據(jù)天氣情況,因地制宜采取防寒保溫工作。
一是覆蓋保溫。冷空氣到來之前在茶蓬面上覆蓋稻(雜)草、遮陽網(wǎng)等。
二是搭障防風。易受風凍影響地塊,提前利用遮陽網(wǎng)等材料在迎風處建立防風障,高于茶樹蓬面20cm左右并向茶樹方向傾斜。
三是及時恢復樹勢。對受凍較重的茶園,開春后因樹制宜、寧輕勿深整枝修剪,加強春茶肥培管理。
6.中藥材。
一是露地栽培中藥材。及時培土,增加根系深度。浙貝母、元胡等大田種植藥材可采用秸稈、茅草覆蓋保溫。也可在霜凍發(fā)生前一天灌水防霜凍。遭遇連陰雨時及時清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遭受嚴重霜凍或大雪危害后,及時采取扶苗、補苗、補種和改種等補救措施。
二是設施栽培中藥材。在寒潮大風來臨前利用拉線、臨時支架等對栽培設施進行加固,野外仿野生種植的鐵皮石斛樹樁要立支柱。及時修復受損棚膜,壓緊塑料薄膜。可通過調(diào)節(jié)棚內(nèi)溫濕度與光照、早晚關閉大棚、加蓋覆蓋物等保溫增溫,有條件的可根據(jù)溫度情況采用電熱加溫。
7.食用菌。
一是工廠化栽培食用菌。在低溫寒潮期間可在新裝風機內(nèi)部加裝預熱置,避免工廠化蘑菇等出菇房溫度劇烈波動,如果條件允許,對新風溫度進行自動控制。
二是香菇、蘑菇等常規(guī)設施栽培食用菌。低溫寒潮期間,暫停菌棒、料面注水補水操作,同時加搭小拱棚或中棚,壓緊塑料薄膜,并注意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避免菇腳過長,影響品質(zhì)。
三是黑木耳、大球蓋菇、羊肚菌等露地栽培食用菌。開好排水溝,避免菌棒(菌床)積水,若溫度下降到10℃以下暫停補水操作;遇連續(xù)陰雨天氣,及時采收木耳,并在塑料大棚內(nèi)搭架,晾曬木耳,避免流耳和形成拳耳。
8.花卉。
一是加強防凍保溫。在育的種苗、盆花及部分年宵花卉、名貴花卉做好入棚保溫工作。百合和年宵花需加強加溫工作,尤其是低溫來臨時,夜間注意連續(xù)加溫,防止棚內(nèi)溫度驟變產(chǎn)生凍害。非洲菊主要為簡易大棚生產(chǎn),低溫冰凍來臨時,需加膜抵御低溫,可在大棚內(nèi)棚膜下加一層60克/平方米的無紡布,增強大棚保溫性能。
二是加強栽培管理。增施高鉀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加強大棚通風和溫度管理,控制好土壤和基質(zhì)的水分,澆水應選擇在晴好天氣且日最低氣溫回升至5℃以上時,嚴格掌握澆水量,做到適當補水即可,在寒潮來臨時應停止?jié)菜?/font>
三是加強災后管理。及時清溝排水和清理有凍傷的植株,并噴施代森錳鋅、多菌靈和速克靈等藥劑防治灰霉病。
9.畜禽。
一是加固欄舍。對畜禽舍及設施作全面檢查和加固,雪凍后及時清除積雪,防止畜禽舍倒塌。
二是做好保溫。對開放式畜禽舍及時安裝升降保溫卷簾或塑料布,封嚴畜禽舍,關好門窗,盡可能提高畜禽舍內(nèi)溫度。對幼禽幼畜可采用保溫燈、電熱板或地暖進行取暖,防止畜禽受凍。
三是做好畜禽舍水管防凍。對裸露在外的供水管線,在其上面覆蓋或包裹稻草、秸稈、塑料、泡沫等保溫材料防止凍裂。
四是增強營養(yǎng)。保證飼料和畜禽飲水的充足供應,適當增加飼料能量,提高飼料的營養(yǎng)水平,如在日糧的配制上適當增加玉米、油脂等能量飼料的比例,以增強畜禽的防寒能力,并適當增加飼喂量。必要時可在飲水或飼料中添加預防藥物,保證畜禽盡快適應寒冷天氣環(huán)境。
五是備好飼料。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路況不佳的畜禽養(yǎng)殖場要提前準備好7~10天以上的飼料,以防交通中斷導致飼料短缺。
10.漁業(yè)。
一是做好漁船防災。密切關注最新氣象動態(tài),及時開展聯(lián)合會商,船上所有通訊工具24小時開機,確保聯(lián)絡暢通,及時掌握漁船動態(tài)。
二是做好養(yǎng)殖防凍。做好保溫工作,提高池塘水位,調(diào)節(jié)池水肥度,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可搭建保溫棚,網(wǎng)箱養(yǎng)殖要保持水流通暢,水域條件好的,可增加網(wǎng)衣高度,以增加網(wǎng)箱深度。
設施養(yǎng)殖要檢查大棚等保溫設施和充氧、供暖設備,及時修補,備足燃料,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做好增氧工作,適時開啟增氧機,最好配置底增氧,促進上下水交換,提高池水溶氧含量,防止魚類浮頭及凍傷。做好病害防控,盡量避免拉網(wǎng)、捕捉,確實需要時,應細心操作,減少機械損傷,以防感染病菌。發(fā)生死魚時,應及時撈出深埋無害化處理,以防病菌擴散傳播。
適時捕撈上市,當水溫已接近魚類生長極限低溫且無法對池水進行增溫保溫時,要抓緊時間將達到上市規(guī)格的成魚捕撈上市,將魚種轉(zhuǎn)移到有保溫條件的池塘暫養(yǎng)避寒。
11.設施大棚。重點做好雪災和風災來臨前棚的檢查加固和應急防范措施的準備。
一是加固棚體結(jié)構。提前檢修設施大棚骨架,維修更換老化或已損壞的拱桿。單體棚可采用沿棚架中軸線每隔2-3米用鋼管等支撐物對棚進行支撐加固,也可采用增設斜拉桿的方法提高棚的整體結(jié)構強度。連棟棚可在天溝處兩主立柱中間臨時加裝一根立柱的方法提高棚的強度。
二是保證棚體覆蓋物完整性。全面檢查覆蓋棚體的薄膜、陽光板和玻璃,有破損的及時修復或更換,防止大風灌入損壞大棚??刹扇〉劐^、加密壓膜線的方法,保證棚膜緊貼大棚骨架。
三是提前配備加溫設施和除雪設備。除傳統(tǒng)增溫方式外,棚體面積較大的主體可購置熱風爐等加溫設施,鋪管將熱氣導入大棚。連棟棚也可在天溝處安裝融雪帶的方法除雪。配備吹雪機等設備,及時吹除棚上積雪。
四是落實應急措施。密切關注雪災、風災預警,準備加固支架、割刀等物資,組織人員力量加強值守。及時扒除棚上、天溝處積雪,防止積雪壓塌大棚,及時修復被大風損壞的棚體和棚膜。必要時破膜保棚。及時疏通溝渠,排除棚內(nèi)積水。排空水肥灌溉設施外露部位積水,防止凍害。推廣高標準鋼架大棚設施,提高大棚整體抗災能力。提高大棚設施保險覆蓋面,為大棚設施災害損失提供保障。注意人身安全,遇到危險及時撤離大棚。
12.農(nóng)作物病蟲害防治。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極易造成農(nóng)作物植株凍害,抗逆能力下降,有利于病害發(fā)生,可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等,提高植株抵抗力。低溫雨雪期間要及時預防農(nóng)作物病害發(fā)生,搶晴做好蔬菜菌核病、灰霉病等病害防治。嚴格遵守農(nóng)藥使用安全間隔期,注意輪換用藥。